关注微信公众号
庆音健康研究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科普 > 传染性疾病 >
100%死亡率的狂犬病,在防不在治!
传染性疾病
狂犬病
2022-08-30 14:21:24
描述
请带宠物打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致死率为100%(另说99.99%),但其实若在暴露后及时做好处理,完全可以有效防止狂犬病的发生。本文介绍关于狂犬病的一些科普知识,希望大家面对狂犬病能够不再恐慌。


1

哪些常见动物携带狂犬病

图片


狂犬病在自然界的储存宿主动物包括食肉目动物翼手目动物,狐、狼、豺、鼬獾、貉、臭鼬、浣熊、猫鼬和蝙蝠等均可感染狂犬病病毒成为传染源,进而感染猪、牛、羊和马等家畜。


禽类、鱼类、昆虫、蜥蛎、龟和蛇不会感染和传播狂犬病。啮齿类和兔形目也极少感染狂犬病,但土拨鼠有一定携带风险。

图片

图源网络

被家兔咬伤一般不用担心狂犬病


2

什么时候需要打狂犬疫苗

图片


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处置具体见下图

图片


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点为:

a. 暴露于啮齿类动物、家兔或野兔时通常无需接受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

b. 禽类、鱼类、昆虫、蜥蛎、龟和蛇不会感染和传播狂犬病。

图片
图源网络

c. 发生在头、面、颈部、手部和外生殖器的咬伤属于Ⅲ级暴露。(由于头、面、颈、手和外生殖器部位神经丰富,建议这些部位的暴露属于Ⅲ级暴露)。

d. 暴露于蝙蝠属于Ⅲ级暴露

e. 暴露后预防处置应立即开始。可运用10日观察法。



3

暴露后处理三步骤

图片


1、尽早进行伤口局部处理。

对于Ⅱ级和Ⅲ级暴露,彻底的伤口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伤口处理包括对伤口内部进行彻底的冲洗、消毒以及后续的外科处置,这对于预防狂犬病发生,避免继发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2、尽早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图片

图源网络

99%的狂犬病由犬类引起


3、需要时,尽早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


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的作用机制是在主动免疫诱导的保护力空白区,通过在暴露部位即刻提供所需的中和抗体,中和伤口处理时残留在伤口内部的病毒,发挥快速保护效果。所有首次暴露的Ⅲ级暴露者,以及患有严重免疫缺陷、长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头面部暴露的Ⅱ级暴露者均应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被动免疫制剂应尽早使用,最好在伤口清洗完成后立刻开始。


绝大多数狂犬病的发病是由于没有接受规范的暴露后预防处置,包括接受暴露后处置较晚,多处咬伤等严重暴露,以及头、颈部咬伤时难以彻底进行伤口清洗等。



4

10日观察法靠谱吗?

图片


靠谱!但其适用条件十分苛刻。对伤人动物、伤口类型、严重程度等均有较高要求,请勿随意自行决定使用!(狂犬病死亡率100%,一旦有暴露风险请及时求医,并遵医嘱)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2016版)》中提及,WHO及美国CDC均推荐10日观察法,但也同时明确指出:


①10日观察法仅限于家养的犬、猫和雪貂,且伤人动物需有2次明确记载有效的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史

②10日观察法要考虑众多因素,如:暴露地区的动物狂犬病流行病学、伤口类型、暴露严重程度、伤人动物的临床表现及其免疫接种状况、伤人动物进行隔离观察的可能性以及实验室诊断的可获及性等。

图片

图源网络


③ 暴露后预防处置应立即开始,如有可能,应对可疑动物进行识别,隔离观察 (外观健康的犬或猫)或安乐死后进行实验室检测,在等待实验室结果或观察期内,应继续进行疫苗的暴露后预防接种。如实验室检测阳性,应立即进行回性风险评估以确定所有可能暴露人群,并应给予其暴露后预防程序。


如可疑动物无法进行实验室检测或观察,则应给予全程暴露后预防,如果动物经适当的实验室检测证实未感染狂犬病则暴露后预防可以终止。


图片

图源网络


狂犬病发病痛苦、危害严重。若要控制和消除狂犬病,对动物进行免疫才是最佳途径。庆音健康研究在此呼吁:

1、请勿抛弃自己的宠物。

2、建议及时携带自己的宠物(如猫狗等狂犬病宿主)接种狂犬病疫苗。

3、遛狗请牵绳,避免让自己的狗与其他流浪动物接触互咬。


愿狂犬病被早日消灭。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