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
庆音健康研究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科普 > 非传染性疾病 >
成年了还涨近视度数?当心病理性近视
非传染性疾病
2024-07-03 14:22:53
描述
近视可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

近视是最常见的眼部疾病,全球范围内近视人口已占全部人口的23%以上,但近视不仅仅是看不清楚而已。


近视可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


单纯性近视:屈光度通常在600度以内,随着年龄增长而渐趋稳定,不伴有眼底病变,可根据屈光度再分为低度近视(小于300度)、中度近视(300-600度)和高度近视(大于600度)。


病理性近视是指眼轴明显延长(常大于26.5mm),且伴有眼底病理性改变的高度近视眼,多在800度以上。病理性近视已成为我国主要的致盲性眼病。


病理性近视的本质是眼轴过度延长。

图片

眼轴长度 (Axial Eve Length) 是一种反映眼球生长的指标,通常指眼球的前后径,是指角膜顶点到黄斑的长度。


通常眼轴长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如果眼球先天发育异常,导致眼轴过长或过短,则会增加罹患眼病的几率。眼轴长度的异常可以导致近视眼、远视眼和青光眼等常见眼科疾病,引起视物模糊、眼底病变等多种表现。


眼轴长度的正常范围受性别和年龄影响,成年男性22.05~24.75mm,平均23.3mm;成年女性21.25~24.8mm,平均22.7mm。


图片


病理性近视由于眼球的矢状径进行性延长(尤其是赤道后部),导致视网膜、脉络膜和巩膜厚度不断下降,结构发生紊乱。


巩膜变薄后,巩膜纤维排列稀疏,其后极部可产生局部膨隆,形成后巩膜葡萄肿。在后巩膜葡萄肿区域内,所有的视网膜感觉层、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脉络膜和视盘被拉伸并引起机械损伤。


图片


通俗来说的意思是,病理性近视不像单纯性近视会趋于稳定,而是度数不断增长、眼轴不断变长,导致视网膜、脉络膜、巩膜不断变薄。眼轴越长,发生后巩膜葡萄肿、近视性视网膜劈裂、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风险越高。


因此,病理性近视不仅是屈光不正,更是一类眼底疾病。


以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的风险为例,眼轴小于23.3mm时,一般不会发生后巩膜葡萄肿;眼轴在26.5-27.4mm时巩膜葡萄肿发生率约为1.4%,眼轴在27.5-28.4mm时,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率约为4.8%,眼轴在32.2-33.4mm时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率约为69.2%;而眼轴在33.5-36.6mm时,后巩膜葡萄肿发生率约为71.4%。


病理性近视导致视力损害的原因多种多样。



  • 病理性近视患者常出现眼前黑影飘动、视力突然下降或视物变色、变形等症状。由于玻璃体发生液化,随着眼球的转动,常在眼前出现黑影飘动,就像蚊蝇在飞舞。(飞蚊症)


  • 由于眼轴变长,玻璃体对视网膜存在持续牵拉,可形成黄斑劈裂、黄斑裂孔,此时患者出现视物变形的症状


  • 当黄斑区的小血管因牵拉等因素而破裂,或是形成新生血管时,就会造成黄斑出血,使中心视力明显损害。当出血较少时,患者可出现视物变色;出血多时,患者自觉眼前有一块固定的黑影挡住视线。


  • 除此之外,病理性近视患者视网膜组织明显变薄,出现变性、萎缩,变得十分脆弱,当受到外力等因素冲击时,可发生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造成永久失明


    病理性近视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过去认为遗传因素是最主要的致病原因,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普遍认为是遗传和环境等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