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关于心理咨询时长的问题。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心理咨询像是一条从未踏入的河流,一条不知终点的道路。
『我的情况或许需要心理咨询,但需要多少费用?需要多少时间?我没有任何概念。』
很多人认为,心理咨询费用高,且需要长期进行,经济压力大难以承担,因此即使存在身心上亟待解决的痛苦,却也放弃了这条路。同时,也会有一些咨询师认为,只有一次的咨询,并不能帮助到来访者。
今天,我们来试着提供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单次/短期咨询真的没有效果吗?
心理咨询到底要持续多久?
这个问题有些复杂,因为不同情况的来访者所需要的咨询时长是不同的。通常需要由咨询师进行初始访谈,讨论咨询的具体目标,才能勉强讨论这个可能“要花多少时间多少钱”的问题背后所隐含的困惑。
相对来说,具体而落地的咨询目标,更聚焦,也更容易达成。
更宏大、更接近哲学思考的人生问题,更需要花时间去慢慢梳理,这种宏大的人生意义对这个人来说,落脚点在哪里。
一、无需服药/解决问题型
研究指出,单次的咨询能够起到相应的效果。
虽然咨询师不可能在一次咨询中解决来访者的所有问题,但是能够通过给他们讲解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知识,提供相关可以改善问题的技能,明晰以及顺带消除 “我百度过,我得病了”的自我恐惧感,以此协助来访者。
单次咨询的重点是——咨询师能聚焦到一个具体的落地问题上,挖掘隐藏的资源,鼓励来访者去探索当下困境的利弊,做个协助来访者的专业顾问。
单次咨询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这种情况最常出现在父母访谈中——
尤其当父母的心理功能良好,只是身处其中有所盲点时,咨询师换个角度提供一些认知上的新思路,这些父母便可以自行找到合适方法解决困难。
在这种协助下,父母们往往能用很短的时间,做出选择,孩子成长中的烦恼,也就顺势解决了。
二、需要服药/改变生活型
咨询要工作多长时间,是根据来访者的实际需要决定的。如果只是想解决目前的问题,单次/短程的咨询可以有帮助。
但如果想要重建生活,寻找生活的意义,重建自我边界,尤其是想要重建安全感、信任感,与他人建立可独立可亲近的关系,建立有弹性的心理能力、主体性,那可能就需要长程的咨询,长达几年都有可能。
而且,有些患者可能还需要加入精神科医生的药物治疗。在遵医嘱服药的前提下,配合咨询才会更有效、少复发,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2年及以上的长程咨询。
(关于吃药和咨询具体内容,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进行阅读)
在吃药了,还需要心理咨询吗?| 精神科医生vs心理咨询师,患者如何获得最有效治疗
说了上面这么多,想要告诉大家,不要怕这条路没有终点,也不要有“病耻感”。这时代,谁还没点焦虑呢。
如果你有需求,踏出第一步试试看。就算是只走一步,那一步也是人生的一点改变。
路,总是在自己脚下。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