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
庆音健康研究
您的位置: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咨询/精神科 >
关于边缘人格障碍(BPD)的症状与治疗
心理咨询/精神科
边缘人格障碍
2022-10-19 13:34:04
描述
边缘人格障碍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BPD(边缘人格障碍)


本文部分内容整理于《重放边界》系列课程。


人格是指一个人固定的行为模式及在日常活动中待人处事的习惯方式,是全部心理特征的综合。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在内容上、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由于这个原因,病人遭受痛苦和/或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图片

关于精神疾病的共病、同宗、共同发生


人格障碍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其中边缘人格障碍即BPD,常常因为其复杂的共病性成为讨论的焦点。


共病指一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精神疾病,例如抑郁症与BPD的共病。根据已发表研究的荟萃分析,抑郁症与人格障碍的共病是心理治疗的一大难点,如果患有人格障碍,抑郁症治疗的效果将是预期指标的一半。


目前一些抑郁症包含了边缘人格障碍,因此出现了所谓难治性、复发率高的状况。

图片


BPD目前正影响超过全球2%至6%的人口,甚至等于或超过被诊断患有双相I类疾病或精神分裂症的人数。BPD的患者75%为女性,男性经常被误诊为反社会人格障碍或进入刑事系统。


BPD有着不同表现,超过200种的症状组合,典型的功能受损表现为:高度的焦虑与痛苦、家庭压力大、难以保住工作、过度情绪化和冲动、高度存在酒精/物质滥用(约50%)、风暴般的人际关系等。

图片


根据DSM-5人格障碍替代模型的诊断标准,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两个缩略诊断标准如下:


A:以下两个或更多区域的中度及以上的人格功能损害

1. 身份:显著不稳定的自我形象,强烈的自我批评、空虚感,在压力下的解离状态;

2. 自我引导:不稳定的目标和价值观;

3. 共情:从他人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有限,对真实或想象的批评的敏感;

4. 亲密感:关系冲突,难以信任他人,分离的不安全感;过度参与/退缩模式


B:以下4种或更多病理性人格特征(其中之一必须是#5、#6或#7种的一种)

1. 情绪不稳定(负性情感的一个方面)

2. 焦虑(负性情感的一个方面)

3. 分离的不安全感(负性情感的一个方面)

4. 抑郁(负性情感的一个方面)

5. 冲动(脱抑制的一个方面)

6. 冒险行为(脱抑制的一个方面)

7. 敌意(对抗的一个方面)


BPD的发病比例——青春期(13-17岁),发病占比15%;成年早期(18-25岁),发病占比50%;青年成年期(26-30岁),发病占比25%;成年期(31-48岁),发病占比10%。

图片


目前仍没有特效药可根治边缘人格障碍的核心症状,药物仅用来控制BPD导致的某些症状,例如焦虑过度、情绪波动等。


BPD的治愈是有希望的。根据一项研究表明,通过良好的治疗,80%的年轻人(18-25岁)在两年内不再符合BPD的诊断标准。通过循证的照料,患者在治愈后可以达成安全、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正常的就业与上学等。


目前对BPD的治疗手段是药物(辅助、针对症状)配合持续的系统的心理治疗或心理咨询(核心治疗),且持续两年以上。


图片源于《重访边界》系列ppt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