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主题是“心衰”。
# 01
什么是心衰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严重和终末阶段,也是最主要死亡原因。我国心力衰竭患者众多,在大于35岁的居民中约有1370万心衰患者。
心衰的五年死亡率为50%,重度心衰1年死亡率为50%,慢性心衰不可治愈,一旦启动,就会向前逐渐进展,药物治疗不能阻止其向前发展。
最新发布的《2022年美国心力衰竭管理指南》对心力衰竭的阶段划分如下:
A阶段(心力衰竭风险增高):存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肥胖、暴露于心脏毒性药物或心肌病家族史等心力衰竭危险因素,但尚未发生相关临床症状、结构性心脏病、心脏受牵张或损伤的标志物异常。
B阶段(前心力衰竭阶段):无心力衰竭症状或体征,但具备结构性心脏病(左心室或右心室收缩功能降低、心室肥厚、心腔扩大、室壁运动异常、心脏瓣膜病)或充盈压增高的证据,或存在B型利钠肽或肌钙蛋白增高,但除外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肾脏病、肺栓塞等其他原因所致。
C阶段(症状性心力衰竭):曾有或现有心力衰竭症状的结构性心脏病。
D阶段(晚期心力衰竭):日常生活中存在明显的心力衰竭症状、经过最佳药物治疗后病情可能短期稳定但仍需反复住院。
心衰的症状:出现气促、胸闷,入睡后憋气、胸闷,需要垫高上半身睡觉,双下肢水肿、乏力、头晕、咳嗽、少尿等。
# 02
高血压会导致心衰吗
高血压是心衰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患者属于心力衰竭风险增高阶段,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随着血压水平升高,心力衰竭发生率递增,心力衰竭和脑卒中是与血压水平关联最密切的两种并发症。
曾有研究表示,70%的心力衰竭是由于高血压所导致,但很多高血压患者对病情进展为心衰的风险和心衰的危害认识不足。
高血压患者若不对血压及其并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进行治疗管理,可进展为器质性心脏病、增加引发心衰的风险。
除此之外,心衰是2型糖尿病最常见心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体重指数(BMI)每增加1 kg/m2,心衰的发生风险会增加5%-7%(肥胖)等都为心衰的风险因素。
因此A阶段人群(即心力衰竭风险增高人群)需要控制各类危险因素,避免发生心脏的器质性或功能性损伤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控制血压、血糖、体重指数;
减少久坐、多进行运动;
低糖低盐低脂的健康饮食,多食用蔬菜水果;
不抽烟不喝酒。
# 03
心衰与“人工心脏”
图片来源:关于唐医生的一切
在前段时间最新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发布会中,胡盛寿院士提到:“过去几年,心血管外科领域的重大突破是:人工心脏的左心辅助装置,作为治疗晚期心脏病的有效的治疗手段,开始进入我国的临床试验。而中国原研人工心脏相继进入临床研究和上市,在此领域中国原创同样与世界同频,走在了世界前列。”
剧中和报告发布会中同时提到的人工心脏是什么?
人工心脏即心室辅助装置,被誉为“医疗器械皇冠上的宝石”。
当心衰患者进入终末期心衰阶段后,可选的治疗手段仅有心脏移植或植入人工心脏。但心脏移植供体紧缺,2020年我国心脏移植治疗心脏衰竭年度例数仅为557例。在此情况下,人工心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成为医疗科技攻坚的方向之一、
而目前体外人工心脏的选择十分有限,绝大部分依赖进口,设备价格昂贵,其国产化能极大降低患者的负担。目前我国已研发出的Corheart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是一种持久性机械循环辅助系统,用于为进展期难治性左心衰患者血液循环提供机械支持,是目前全球尺寸最小、重量最轻的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该医疗器械于今年1月开展临床试验,并已完成多例植入。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