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第一份《世界听力报告》,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3亿人,到2050年,预计四分之一的人有听力问题。报告中也指出,很大一部分的听力损失是可以预防并治疗的。
耳聋的年轻化——“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随着现代生活习惯及压力的变化,突发性耳聋的问题开始频繁出现在年轻人群中。
突聋是一下子啥都听不见吗? 突聋并不是指突然失去全部听觉,根据听力损失累及的频率和程度,分为:高频下降型、低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含极重度聋)。 主要是单侧耳聋为主,具体症状为: 1.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 2.耳鸣(约90%) ; 3.耳闷胀感(约50%); 4.眩晕或头晕(约30%); 5.听觉过敏或重听; 6.耳周感觉异常(全聋患者常见); 7.部分患者会出现精神心理症状,如焦虑、睡眠障碍等,影响生活质量。
突聋的原因是什么? 突发性聋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闻明,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均可能引起突聋,常见的病因包括: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肿瘤等。 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等可能是突聋的主要诱因。 突聋?赶紧就医! 突发性聋的治疗要趁早,如果拖得太久,很可能造成听力的永久性损伤。开始治疗的早,预后更好。 不同症状的预后情况不同—— 1.低频下降型预后较好,全聋型和高频下降型预后较差; 2.听力损失的程度越重,预后越差; 3.发病一开始就全聋或接近全聋者,预后差; 4.开始治疗的时间越早,预后越好; 5.复发主要出现在低频下降型; 6.伴有眩晕的全聋型患者预后不佳。
之前的文章就曾介绍过新冠后的突聋现象,不及时诊断极可能导致永久损伤。
参考文献:《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