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代谢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威胁生命健康。本篇文章参考并摘取《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关于膳食的相关建议。
合理膳食可以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一起看看该怎么吃吧!
一般人群预防心脑血管
代谢疾病膳食建议
谷物为主,多吃杂粮
每天摄入250~400g谷薯类,其中包括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粗细搭配,常吃杂粮、杂豆,如大米与糙米、杂粮(小米、玉米和燕麦等 )及杂豆(红小豆、绿豆和芸豆等 )搭配食用。
谷薯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矿物质、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过度加工导致谷类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丢失。
多吃蔬果,少喝果汁
每天摄入≥500g蔬菜水果,包括新鲜蔬菜300~500g/天,深色蔬菜应占一半;新鲜水果200~350g/天,不以果汁代替。
我国队列研究结果表明,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可降低成年人高血压、脑卒中及主要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还有助于绝经早期妇女降低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适量蛋白质,少食红肉
控制蛋类摄入
鱼类:每周摄入≥300g(300~525g),建议采用煮、蒸等非油炸类烹饪方法。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且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不饱和脂肪酸较丰富。多数队列研究显示食用鱼类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病。
肉类:每天摄入畜禽类40~75g,红肉(如猪、牛、羊肉类)摄入量不宜过多。红肉中的脂肪含量较高,且多为饱和脂肪酸。
蛋类:每周吃鸡蛋3~6个,同时注意每天膳食胆固醇摄入不宜过多。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但胆固醇含量也较高。对高胆固醇血症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建议每天膳食胆固醇摄入小于300mg(约1个鸡蛋黄 )。如果摄入动物内脏、红肉、虾等其他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则应减少鸡蛋的摄入量。
奶类及乳制品:每天喝液态奶150~300g(常见袋装牛奶为180 ml;盒装为250ml)。
大豆类:每天食用大豆25g(相当于南豆腐125g或豆腐丝50g)。大豆中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钾、钙等营养素,研究发现大豆蛋白有助于降低血压,降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
坚果类:坚果类适量,每周 50~70g。坚果富含脂类(包含多不饱和脂肪酸 )、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素,适量摄入坚果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冠心病和脑卒中 )发病风险及全因死亡风险。
少喝含糖饮料,适量茶和咖啡
茶:适量饮茶,每月茶叶消耗量为50~250g,绿茶为宜。
含糖饮料: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含糖饮料摄入过多增加肥胖、糖尿病与心血管病(脑卒中、心肌梗死 )风险。
咖啡:西方多数研究认为适量饮用咖啡具有心血管保护效应;不同研究建议的咖啡适宜饮用量不同,大多为每天1~4杯为宜。建议饮用咖啡与进餐时间最好相隔半小时以上,以免影响食物中的钙、铁、维生素 B6 的吸收。
控制钠盐,可以吃辣
盐:每天摄入钠盐<5g(不超过啤酒瓶盖一平盖),烹饪时少放盐或其他富含钠的调料(如酱油、味精、鱼露等 ),少吃腌制食品以及黄酱、腐乳等。限制钠盐摄入不仅可以预防高血压,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
辣椒素及辣膳食:辣椒富含维生素 C,也含有较高的维生素 B、β-胡萝卜素以及钙、铁等矿物质,其活性成分为辣椒素。近期国内外研究均发现,辣膳食有助于增加盐味觉,减少摄盐量、降低血压,降低心血管病和全因死亡风险。
食用油:每天不超过20g(约2瓷勺),多选用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豆油、亚麻籽油、茶油和橄榄油等,并调换使用;
复合维生素及脂肪酸:不建议单独服用膳食补充剂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孕妇等特殊人群服用膳食补充剂前请咨询医生。
特定人群预防心脑血管
代谢疾病膳食建议
针对特定人群,参考上述指南之外,可适当改变膳食结构:
65岁以上老年人▼
保证食物多样化、营养充足,保持适宜体重,不要过于消瘦。对消化能力明显降低的老年人,可少量多餐、进食细软食物;
应主动饮水,每天饮水量达到1500~1700ml;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盐和油炸食品,控制甜食摄入;浓肉汤、海鲜浓汤等富含嘌呤类的饮食,易诱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也需控制。
腹型肥胖人群▼
腹型肥胖指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是许多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改变膳食结构的基本要点是低能量、低脂肪、低盐、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减少甜食摄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和含复杂碳水化合物食物(如谷类);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能量分别占总能量的15%~20%、60%~65% 和25%左右。
在专业人士帮助下,根据个体化原则,控制一定食量,每天膳食中的能量减少约 15%~30%。
血压升高个体▼
需要重视限制钠盐的摄入,除了减少烹饪时添加的食盐,还要减少使用含钠的调味品(酱油、味精、鱼露等),长期口味偏重、高盐饮食容易诱发心血管病。另外,少吃加工类食物(如糕点、火腿、罐头等),这些食物通常高脂、高糖、高盐。
推荐多吃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鱼、全谷类、纤维类、富含钾和其他矿物质食物,同时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饱和脂肪酸、胆固醇、添加糖和钠的摄入,有利于控制血压。
血脂异常个体▼
需要控制膳食胆固醇摄入,更应限制摄入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包括大部分饼干、糕点、薯条、土豆片等油炸食品和加工零食。碳水化合物摄入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注意添加糖的摄入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0%。
甘油三酯升高(空腹甘油三酯≥150 mg/dl (1.7 mmol/L) 和 ( 或 ) 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人群更应减少每天摄入脂肪的总量,减少烹调油的用量。烹调油选择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等植物油,并调换使用。
参考文献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心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中国社区卫生协会.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J].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03):20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