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自《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本文仅作为科普参考,不作为服用药物/补充剂详细指南,如需要为儿童补充相关补充剂,请咨询相关医生并遵医嘱服用。
维生素A的重要性 维生素A是一种与健康密切相关的脂溶性维生素,是视网膜杆状细胞视紫红质的组成成分,对眼睛的暗视觉十分重要。 除此之外,维生素A还具有维持上皮细胞完整性、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维持和促进免疫功能、影响造血等多方面的功能。 当儿童缺乏维生素A时,会出现生长减慢、反复感染、贫血等症状;缺乏到严重程度(血浆视黄醇<0.7μmol/L),会产生夜盲症、干眼症、角膜溃疡甚至失明,皮肤干燥、毛囊角化、粘膜功能障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常等症状。
我国儿童维生素A营养状况 我国3-5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近年来已得到改善,缺乏率为1.5%;但边缘缺乏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为27.8%。研究显示,维生素A缺乏会降低5岁以下儿童抵抗感染性疾病的能力(特别是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维生素A缺乏原因: 1、围生期储存不足。维生素A和类胡萝卜素都很难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因此新生儿血清和肝脏中的维生素A含量明显低于母体。 2、生长发育迅速。婴幼儿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身体各个系统和器官逐渐发育成熟,对维生素A的需求量相对较大。 3. 营养供给不足。母乳是婴儿期非常重要的营养来源。虽然维生素A可通过母乳转运给婴儿,但是难以满足成长需求。 4. 其他: 1)膳食中脂肪含量不足,可影响维生素A和维生素A原的吸收。早产儿对脂肪的吸收能力较差,易致维生素A吸收不良; 2)维生素E含量缺乏可降低维生素A的吸收,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能够防止维生素A在肠道内被氧化破坏; 3)蛋白质摄入过多可增加维生素A的利用,从而引起较多的消耗。
维生素A缺乏的预防与治疗 1、母乳喂养。提倡母乳喂养,从出生后及时添加维生素A。 2、辅食添加。建议按照辅食添加原则尽早指导儿童多进食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维生素A在动物性食物(如乳类、蛋类、动物内脏)、深色蔬菜和水果(南瓜、胡萝卜、西蓝花、菠菜、芒果和橘子等)中含量丰富,注意调整膳食结构,适当增加这些食物的数量。 3、维生素A补充剂。 1)婴儿出生后应及时需补充维生素A1500-2000U/d持续补充到3岁;针对高危因素可采取维生素A补充、食物强化等策略提高维生素A摄入量。 2)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多胞胎应在出生后补充口服维生素A制剂1500-2000U/d,前3个月按照上限补充,3个月后可调整为下限。 3)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每日应补充维生素A2000U/d,以促进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恢复,同时提高免疫力,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风险。 4)慢性腹泻患儿每日应补充维生素A2000U/d,以补充腹泻期间消耗掉的维生素A,有利于腹泻症状的恢复,降低腹泻的发生风险。 5)缺铁性贫血及铁缺乏高危风险的儿童,每日应补充维生素A1500-2000U/d,降低铁缺乏的发生风险,提高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6)其他罹患营养不良的慢性病患儿往往与维生素A缺乏同时存在,建议每日补充维生素A1500-2000U,将有助于改善患病儿童的营养状况、减少维生素A缺乏风险,改善慢性病的预后。
维生素D的重要性
充足的维生素D对于胎儿期和儿童期骨骼发育、神经肌肉系统、免疫系统、组织细胞分化与代谢和健康至关重要,维生素D缺乏对儿童健康损害是多方面的。
维生素D不足(30-50nmol/L)虽然对机体发育、免疫、代谢功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一般没有表现出明显症状。 维生素D缺乏(<30nmol/L)最突出的病理改变是钙磷代谢紊乱和骨健康的损害,导致佝偻病、手足搐搦症的发生,严重者出现喉痉挛甚至发生窒息导致死亡。 儿童期维生素D不足可使儿童青春期骨量峰值下降并明显增加成年骨质疏松的风险。 除此之外,近年研究表明维生素D不足会增加呼吸道感染、肠道炎症、过敏症和哮喘症的风险。另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胰岛素的合成、分泌和敏感性,维生素D缺乏人群罹患Ⅰ型及Ⅱ型糖尿病的风险高于维生素D充足人群,并且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我国儿童维生素D营养情况
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对5岁以下儿童的影响尤为突出。 相较于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率更高。我国3-5岁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为8.9%,不足率为43.0%。 维生素D的缺乏原因 1、围生期储存不足。胎儿获得维生素D的主要途径为胎盘,但脐血中含量仅为母亲血清的60%——85%。胎儿、新生儿体内含量低。若母亲患严重营养不良、肝肾疾病、慢性腹泻,以及早产儿、双胎儿、低出生体重儿等,体内维生素D的储存量明显不足。 2、生长发育迅速。婴幼儿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身体各个系统和器官逐渐发育成熟,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相对较大。 3、营养供给不足。母乳是婴儿期非常重要的营养来源。虽然维生素D可通过母乳转运给婴儿,但是难以满足成长需求;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通常较少。 4、紫外线光照合成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是人体最主要的维生素D来源,在不同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海拔、不同纬度中,与紫外线照射强度,户外活动时间、暴露皮肤的面积,以及空气污染、使用防晒霜、不同衣着等因素有关。
维生素D缺乏的预防与治疗
1.户外活动。建议尽早带婴儿到户外活动,逐步达到每天1-2小时,以散射光为好,裸露皮肤,无玻璃阻挡;6个月以下的婴儿应避免在阳光下直晒;儿童户外活动时要注意防晒,以防皮肤灼伤。 2.膳食摄入。指导儿童多进食含钙丰富的食品,如乳类、奶制品、豆制品、海产品等。 3.维生素D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