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关于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护理指南。
文章内容来源_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
老年篇 特殊人群口腔健康指南 1、人老不掉牙,有牙就要坚持刷 人老掉牙不是必然规律,大多数是由于长期患有龋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造成的。只要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掌握科学的口腔保健方法,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就可以终生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只要口腔内存留牙齿,就应按照科学的方法坚持刷牙,没牙也要注意清洁口腔。
2、积极防治牙根面龋 老年人由于牙龈萎缩,牙根暴露于口腔环境,根面易发生龋坏,称根面龋,是老年人的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 预防根面龋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使用含氟牙膏等局部用氟方法、保健牙刷,用正确的方法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有条件者可使用漱口液漱口;不吸烟;适当控制各种甜食摄入频率,多吃新鲜蔬菜与瓜果,安排合理膳食,保证微量元素的摄取, 增加牙齿抗龋能力。出现了根面龋应及时治疗。 刷牙方法可参考: 3、食物嵌塞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食物嵌塞,俗称“塞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口腔不适之一。 遇到塞牙情况时,应立即刷牙、漱口或选择使用牙线、牙间刷清理,避免用粗糙牙签剔牙。刷不掉的嵌塞物可用质地较柔软的细牙签轻轻剔出,不可用力过猛过快。反复塞牙者应到医院进行口腔专业治疗。
4、牙本质敏感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牙本质敏感,俗称“倒牙”,主要是指对冷、热、酸、甜等刺激产生的短暂而尖锐的疼痛。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使用刷毛过硬的牙刷、刷牙用力过大、刷牙方法不正确造成牙颈部釉质缺损,或长期咀嚼过硬食物、夜磨牙导致牙齿磨耗,或牙龈萎缩造成牙本质暴露。 对于牙本质敏感的防治,建议:①饭后漱口;②减少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③进食酸性食物和饮料后不要即刻刷牙,一小时后再刷牙;④选择合格的牙刷,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避免刷牙时用力过大;⑤使用抗敏感牙膏,如4-8周后无明显效果,应及时就医。 5、每天清洁可摘义齿(活动假牙) 戴假牙也要保持清洁卫生,对于配戴活动假牙的老年人,应在每次饭后取出活动假牙以软毛牙刷刷洗干净,夜间不戴假牙时应清洗后放置清水中保存,最好使用假牙清洁片帮助清洁。 假牙每天摘、刷、泡,晚上做好这一套。
6、关注口腔黏膜变化,发现异常应及时诊治 老年是口腔黏膜疾病高发的年龄,老年人应该关注口腔黏膜变化,发现口腔内有2周以上没有愈合的溃疡,口腔粘膜有硬结、白色或红色斑块及出现牙痛、牙龈出血等不适症状后要及时就医。 如果口腔粘膜长期受到不良刺激或有烟酒不良嗜好,容易发生口腔白斑甚至口腔癌。因此,应早期预防,消除不良刺激和戒除烟酒嗜好,一旦出现疾病症状要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7、每半年去医疗机构做一次口腔健康检查,每年至少洁牙1次 由于老年人口腔解剖生理的特殊性,口腔疾病发展变化速度快,口腔自我修复能力减弱。因此,为老年人提供定期检查、洁治等保健措施对维持口腔健康必不可少。老年人应每半年至少进行1次口腔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年至少洁牙1次。 8、 根据医生建议拔除残根残冠 残根残冠可引起全身性疾病,老年人应该及时拔除没有治疗价值的残根或残冠。此外,很松动、无功能的牙齿也需要拔除。牙齿缺失或拔牙3个月后,要及时镶牙,保持口腔牙列的完整,恢复口腔的基本功能。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