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介绍过关于部分维生素的补充和缺乏症,本文看看矿物质的来源和功效。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哈佛家庭医学全书》
钙 摄入来源:牛奶和奶制品、绿色叶菜类蔬菜、豆腐、带骨沙丁鱼和鲑鱼等。 功效:对骨骼和牙齿的形成及保护十分重要;有助于肌肉收缩(包括心肌);支持正常的神经功能;有助于凝血;降低患结肠癌的风险。 缺钙的主要表现为腿抽筋、四肢乏力等。 铬 摄入来源:全谷物产品、麸皮麦片、啤酒酵母、牛肝脏、干酪、小麦胚芽等。 功效:和胰岛素一起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转化成能量。 缺铬的主要表现为类似胰岛素缺乏的症状,如血糖、血脂、尿糖升高,糖耐量下降,动脉粥样硬化,末梢神经功能障碍及心脑血管病等。 铁 摄入来源:肉类、禽类、鱼类、谷类、水果、绿色蔬菜、全谷物产品等。 功效:有助于血液运载氧气;对红细胞的形成十分重要。 铁缺乏最常见表现是缺铁性贫血。 锌 摄入来源:肉类、禽类、牡蛎、鸡蛋、豆类、坚果、牛奶、酸奶、全麦麦片等。 功效:有助于产生精液;对于能量增加和产生不可或缺;有助于增强免疫和凝血功能。 缺锌会引起小儿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等。 铜 摄入来源:贝类、坚果、种子、豆类、肝脏和全谷类等。 功效:对皮肤和结缔组织的形成十分重要;在许多与能量有关的体内化学反应中不可或缺;对心脏功能十分重要。 镁 摄入来源:坚果、豆类、全谷类、绿色蔬菜、香蕉等。 功效:参与与食品代谢和细胞间传递信息有关的体内化学反应。 磷 摄入来源:牛奶、肉类、禽类、鱼类、谷类、豆类、水果等。 功效:有助于增强骨骼和牙齿强度;帮助身体释放能量。 钾 摄入来源:水果、蔬菜、豆类、肉类等。 功效:有助于传递神经冲动;有助于肌肉收缩(包括心肌);维持正常血压。 硒 摄入来源:海鲜、肾脏、肝脏、谷类等。 功效:一种抗氧化剂(防止细胞受损);对心肌健康十分重要。 钠 摄入来源:食盐、蔬菜、方便食品、瓶装水等。 功效:维持体液;有助于神经传递、肌肉收缩;控制心肌节律 根据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功效,书中提供了一些建议如下。(部分建议不符合某些特殊情况,服用某些补充剂前应该先向医生咨询) 处于经期的女性: 经期会带走许多铁元素,最好多食用富含铁元素的食物。若膳食中已经富含铁元素,但检查发现仍偏低,吃些铁增补剂比较有益。处方类的铁增补剂比非处方类有效,不过具体怎么吃需要咨询医生。 婴幼儿: 若孩子喝的是母乳,可以给他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半岁至1周岁的孩子或者喝奶粉长大的孩子,有时候需要补铁。 孕期或备孕期女性: 建议所有育龄妇女每天至少服用400微克叶酸。这可以降低胎儿患神经管缺陷症的概况。可以通过选择强化谷物或服用叶酸增补剂来补充叶酸。除此之外,需额外补充铁(每天12-30毫克)和钙(每天1200毫克)。 哺乳期妇女: 处于哺乳期的妇女需额外补充钙质(每天1200毫克),许多医生建议服用复合维生素片; 更年期妇女: 需额外补充钙质以减缓钙质流失,防止骨质疏松症(若未接受激素治疗,每天补充1500毫克,若在接受激素治疗,每天1000毫克)。许多医生建议服用复合维生素剂,保证摄入足量的维生素D。 60岁以上老人: 每天服用复合维生素剂以保证营养摄入量,很多老人膳食中的营养都不够,而且一些专家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吸收营养的能力也逐渐下降。
年过五旬,不常晒太阳的人: 需要补充维生素D400单位,但需要注意维生素D不能超过5000单位,否则对身体有害。 素食者: 素食者不吃肉、奶制品及肉制品,需要额外补充钙、铁、锌、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