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
庆音健康研究
您的位置:首页 > 心理健康 > 婴幼儿/青少年 >
心理健康 | 0-6岁婴幼儿语言沟通发展
婴幼儿/青少年
婴幼儿,语言沟通
2022-08-30 13:46:28
描述
0-6岁婴幼儿语言沟通
图片

0-6岁婴幼儿语言沟通发展


0-1岁孩子的表现:

  • 新生儿会注意声音的来源,喜欢听温柔的声音,若听到巨大声响,可能会睁大眼睛、眨眼,双手做出拥抱的动作,也会通过哭声表达自己的需求。
  • 6个月开始呀呀学语,会发出如:ba、na、da的声音,同时开始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
  • 9个月大,会经常模仿、重复他人的说话及声音,对简单熟悉的指令,如:「不行」及「再见」等会有反应。
  • 1岁大,开始会有语言上的沟通,也听得懂一些简单的指示,知道东西各有名称。

父母可以做的事:

  • 站在宝宝左右两边说话,可以让宝宝感觉到不同方向传来的声音。

  • 你可以模仿宝宝的声音,用轻柔的语调说话响应宝宝,这可以帮助宝宝学习使用语言。

  • 已经周岁的宝宝,如果叫他名字不会转头,或对环境中的声音没有任何反应,爸妈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


<家中宝贝的第一次>
第一次发出咿咿呀呀跟人沟通是几个月大?
第一次发出「吖」是几个月大?
第一次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是几个月大?
第一次对「不行」有反应是几个月大?
图片

图源网络

1-2岁孩子的表现:

  • 进入「单词期」 开始会指物命名,如:指着球,说:「球」。但越靠近单字期末期,说「球」,可能是代表「我要玩球」或「妈妈一起来玩球」。
  • 18个月大,能辨别身体部位,如:鼻子、眼睛、嘴巴、手、脚;看动物图画书时,可以说出动物的名称,如:狗狗、猫咪。

  • 18 个月以后,会开始出现「双词期」,如:说出「狗狗玩」,是指「我们跟狗狗一起玩」;说出「妈妈鞋鞋」 有可能是指「妈妈的鞋子」或「妈妈帮我穿鞋」。

父母可以做的事:

  • 多与孩子对话,说话时要放慢速度、配合手势,耐心地听他说话,温暖地回应他。

  • 当孩子说出单词或双词时,要尽量以完整的简单句响应,一方面表示你理解他的意思,一方面也为他示范正确的表达方式。

  • 为孩子朗读,可扩展孩子的语汇。亲子共读,提供了孩子聆听和说话的机会,有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


图片

图源网络

2-3岁孩子的表现:

  • 能理解简短的语句,响应爸妈的简单指令,并且了解否定句的意思。

  • 会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我要尿尿、我肚子饿,但很少使用形容词、副词,即使有时看起来好像有,如:说出「老婆婆」、「小白兔」 实际上孩子是把整个词看成一个整体单位。

父母可以做的事:

  • 孩子爱模仿成人说话,多在生活中与孩子对话,他自然而然就会学到正确的表达及沟通方式。

  • 尽可能安排每周一次以上的亲子共读时间,跟孩子一起阅读图大字少的绘本或生活故事。

  • 为孩子慎选电视节目和录像带,避免他学到不雅的词汇与不当的语言表达方式。


<别跟孩子说教>
别跟三岁以下的孩子说大道理,因为他听不懂,下次仍可能再犯,如果采打骂的方式,他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才对。建议您可以:

(1) 直接以行动示范什么是该做、可以做的事情,如:发现孩子用大人用的原子笔在墙壁涂鸦,爸妈可示范如何使用适合孩子的粗笔,在适合的地方上涂鸦,如:属于孩子的画册。

(2) 让孩子承担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如:孩子坚持要自己拿汤匙吃饭,刚开始可能会舀不到东西,或食物还没送到口就掉满地,几次失败之后,就会因为肚子饿,要爸妈喂他。


3-4岁孩子的表现:

  • 学到许多新字汇,能理解较长的句子,如:请你把地上的球跟球拍拿给妈妈。
  • 喜欢聆听、模仿各种声音,如:各种拟声词「咩咩」、「喵喵」。
  • 开始使用有连接词的「复合句」,如:「XX不去睡觉,因为还不累」,也能使用问句及否定句。
  • 会哼哼啊啊,唱简单的歌。
图片
图源网络

父母可以做的事:

  • 多与孩子沟通分享生活中的经验,如:今天做了哪些好玩有趣的事情,你最喜欢哪一样?

  • 教导孩子说话时应注意的礼貌,如:借东西时说:「我想跟你借这本书,可以吗?」

  • 利用睡前,为孩子说一个床边故事,或播放合适的有声书、好听的歌谣给孩子听。


鼓励害羞的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每个人的气质有天生差异,某些孩子天生害羞,父母不要一直责怪他不够大方,安静害羞的孩子也有自己的优点。父母可以尝试用其他方法,慢慢鼓励孩子愿意主动表达己的想法与感受:
(1)  不要强迫他发言,愈给他压力,他就愈会抗拒。
(2)  多与他讨论生活中的事件与经验。
(3)  当他愿意发表自己的想法时,多肯定他,增强他的自信心。



4-5岁孩子的表现:
  • 能依大人的指示完成事情,可以安静地聆听,并且复述别人说的话。
  • 喜欢听故事,能简短重复自己听过的故事。会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 孩子会依照对话情境的不同,调整自己说话的内容和口气。
图片
图源网络

父母可以做的事:

  • 聆听孩子描述学校发生的事件或经验,虽然他说得未必完整,却是重要的情感分享与练习口语表达的机会。

  • 鼓励孩子说故事,和他一起用图画或文字记录下来,将有助语文能力的发展。

  • 教孩子成为有礼貌的人,如:跟公交车司机说谢谢、与人问好,这些都是重要的社会语言。


你一句、我一句 玩故事接龙游戏
有一种游戏十分简单,每个人都可以跟孩子玩,孩子一定会很喜欢跟你一起编故事。你一句、我一句,故事接龙真有趣。

「从前,有一只小狗迷路了,在寻找主人。」

「小狗的主人不见了,他很伤心。」

「他到处问别人,有没有看到他的主人。」

……



5-6岁孩子的表现:

  • 可以安静地对照画册,听故事CD,聆听更长的故事,熟练地组织吸收新的语言信息。

  • 听完故事,能说出重要的情节,在团体讨论时,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 孩子的语言发展逐渐成熟,能完整叙述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事件。


图片
图源网络

父母可以做的事:

  • 孩子下课回家后,与他讨论学习的活动与经验,帮助他组织吸收新的知识。

  • 跟孩子一起朗读童谣或故事,享受文章的韵律与故事内容,不要求他背诵。

  • 鼓励他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意见,跟他沟通生活中的细节,分享彼此的感受。


亲子沟通的小秘诀
(1)  公共场合及亲友面前,不要无故责骂。
(2)  每次责骂或处罚前,先听孩子怎么说。
(3)  专心倾听孩子说话,不要打断或分心。
(4)  不要出现任何取笑孩子的言语或行为。
(5)  响应孩子说的话,接纳他提出的想法。


图片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