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上不起学”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见,但仍有一部分孩子不愿去学校,主动希望放弃学业,这是为什么?
以下是周凌老师根据学习、工作经验整理总结的辍学相关四种情况,可供对比参考。
情况一:孩子是否处于长期恐惧、愤怒、无助的情绪?
评判依据:
A:评估学校环境。孩子是否遭受校园霸凌,人际相处情况如何?
解决方式: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B:评估父母功能。你们的家庭氛围如何?你和爱人关系如何?家庭是否存在冲突、肢体暴力、忽视孩子或父母功能缺位的情况?
解决方式:在有家庭暴力的情况下,请立刻停止家庭暴力。与此同时调整家庭互动模式,恢复父母的功能。留意并照顾到孩子的需求,及时回应孩子,保护支持孩子。
情况二:孩子是否有着自己觉得无法承受的经历?或TA是否表现出自卑同时自恋、抑郁或无意义感?存在着抑郁倾向?
评估依据:孩子是否存在创伤性的早年经历?性格形成的相关养育史是否出现问题?你们家庭关系结构是什么样的?
解决方式:要考虑人格障碍的可能性,尽早寻找心理咨询师进行评估,尽早进行干预。干预主要以家庭访谈与个体的心理咨询相结合,帮助孩子改善自体功能。
情况三:孩子是否经历了一些特别的应激事件?
评估依据:孩子经历的应激事件指向某个未知的创伤,激发了创伤的重现。
解决方式:从应激事件激发的创伤之处直接干预,以及进行心理状况的评估。(急性期干预效果好)
情况四:这种情况是最为特殊的。孩子是否常常有激烈,但说不清缘由的焦虑和恐慌?
评判依据:TA是否会幻觉或幻听?失眠严重?
解决方式:可能存在精神疾病,需要去医院的精神科做评估,判断是否需要服药甚至住院,以及需要持续的心理治疗。
遇到孩子不愿意去上学,甚至辍学的情况,家长产生担心焦虑的情绪,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在担心的同时,请不要盲目把孩子强行送回学校。因为孩子往往是内心受伤了,才不愿意再去上学。
这种情况下,解决存在的问题更为重要。
以上。
以上配图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