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两篇文章大家都看过了吗?今天我们从一本书更详细谈谈依附(依恋)理论——《情感依附》。
这本书中,作者记录了76个婴儿从出生到30岁的成长,考察他们不同生活路径的源头,以及什么对他们的影响最为深远。
被试婴儿的父母在孩子新生时自愿参加了这个项目,随访会面每次一般持续三到四个小时。
研究者们用一个小摄像机给他们录音、录像,并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7岁时,研究者们会与这些家庭告别,直到他们18岁。偶尔有些父母会来拜访,分享孩子取得的进步,或来寻求建议。
当实验项目的持续时间足够长,实验室里冷冰冰的数字统计,被“人生”2个字代替。这是充满了参与者与被观察者丰富情感与感受的实证科学。 这本书中所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父母和家庭在孩子成长中最为重要。80%获得良好早期照顾的人发展较好,80%早期照顾有问题的孩子在后面的发展不够好。
<以下为书中摘录内容> 每个阶段的研究都发现,母亲在孩子1岁时的养育是否适当,在许多方面持续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理成长。 1岁时,母亲照顾更周到的儿童比缺少母爱的儿童在认知和运动成长上发展更明显,表现出更积极的情绪,在自己的世界里更加投入,更具自发性、同情心、好奇心和耐挫力,也更少焦虑和紧张。 7岁的时候,母亲更有亲和力,孩子则表现得有更好的自尊、人际关系和现实检验能力,焦虑和病态防御减少。 同样,18岁的时候,更高效能的母亲对孩子成长更强的推动作用仍然在继续,与较低效能母亲的孩子相比,他们对自己和父母有更好的看法,性心理发育更成熟,性格品质反映了更有利的超我发展,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更能控制焦虑,较少表现出精神病理性症状,发展出更成熟的防御机制及职业志向。 人们关注的核心仍然是他们后代的福祉。 养育孩子仍然是生活的基本旅程之一。母亲和父亲应该如何对待他们的孩子,才能使他们对孩子的愿望变成现实?这样的困境折磨着哪怕最坚强的父母。
----------76人,30年,心理学实证--------- 为何家庭会影响着我的一生 如何从父母的角度做起,更好养育自己的子女? 1.父母镇定、善于反省、专注; 2.父母两情相悦,感情深厚,彼此爱慕; 3.母亲温柔、慈爱、热情并富有同情心——或者说,她能回应到孩子; 4.父母为孩子积极的能力(自信/进取)感到骄傲。正如一个母亲在孩子哭时表现的那样:“她清楚地表达了她的情感”; 5.父母为孩子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感到喜悦。 6.父母强调纪律而非惩罚。“纪律”与“学徒“的拉丁词根相同,这表明父母应该为孩子做出榜样,孩子追随父母生活的脚步。 7.至少在最早几年,0-3岁,0-7岁,父母应该密切关注并参与孩子的生活。